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諸世紀預言第十章(036-070)

(36)16世紀後半期,讓英國重振聲威的海盜船

Upon the King of the stump speaking of wars,
The United Isle will hold him in contempt:
For several good years one gnawing and pillaging,
Through tyranny in the isle esteem changing.

患有腿疾的國王企圖發動戰爭
聯合諸島根本看不起他
幾年之中的掠取、搶奪
價值在島國的暴政下政變

一提到「聯合諸島」,自然讓人聯想起英國。「掠取、搶奪」的行為,16世紀後半期英倫三島的海盜也並沒少干。正是這些橫行海上的船隻重振了英國的聲威,確立並鞏固了英國在海上的霸權。讓原本「看不起」它們的英國統治者刮目相看。「價值」得以「改變」。
十六世紀後半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亞洲和美洲強佔了廣大的殖民地,成為歐洲最大最富的殖民國家。英國的海盜船也不甘落後,不斷在海上搶劫西班牙從殖民地掠奪的財貨。屢屢得手使英國海盜船名聲大噪,也讓西、葡過往船隻聞風喪膽。1588年,西班牙派出它的強大海軍「無敵艦隊」,準備打擊英國海盜船,進而入侵英國。英國的海軍和非正規軍的海盜船一道並肩作戰,摧毀了這支艦隊。西班牙和葡萄牙逐漸喪失了它們殖民強國地位,海上的霸權又落回英國手裡。這一海上霸主地位的轉換,在詩中都有著充分的體現。
唯一與歷史有所出入的地方是:詩中第一行所控制的國王,是當時的詹姆士一世,但史書上並無關於詹姆士一世腿腳不便,患有足病的記載。

(37)1986年暴發民主革命的菲律賓

The great assembly near the Lake of Bourget,
They will meet near Montmian:
Going beyond the thoughtful ones will draw up a plan,
Chamby, Saint-Jean-de-Maurienne, Saint-Julien combat.

群眾來到布爾熱湖畔
他們在蒙梅利亞附近再度集合
深思遠慮的策劃者
成為人們思想的先導
江布爾·聖·茹利亞
托·莫利埃,鬥爭!

詩中多處出現地名,可我們在研究當中找遍地圖,也沒有發現與這些地名相同或相近的單詞。拋開這些專有名詞不看,而從詩中表面性的語句入手,我們才能大概瞭解這講的是民眾革命的爆發。「群眾]、「集合」、「鬥爭」,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革命運動轟轟烈烈開展。用1986年菲律賓革命來解釋此詩,倒是極其合適的。
7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就出現了民主化浪潮,各階層人民群眾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發展到高峰。在亞洲的菲律賓群眾的結會組社等「集合」活動,在「深思遠慮」的「思想先導」者的指導下,發展勢頭也很猛烈。實行獨裁統治達18年的馬科斯政權,終於在1986年2月被「民主化」運動的浪潮推翻,改由科拉松·阿基諾執政,他的超前思想在運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38)那代爾王亨利圍攻巴黎

Sprightly love lays the siege not far,
The garrisons will be at the barbarian saint:
The Orsini and Adria will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Gauls,
For fear delivered by the army to the Grisons.

輕浮男子的圍攻堅持不了多久
因為他的士兵
全都是些改宗換教的異教徒
亞得裡亞為了保障法國的安全
唯恐實力的轉移

如果第一行中「輕浮的男子」指的是有名的好色之徒那代爾王亨利的,這首詩講述的就是1590年亨利起兵圍攻巴黎的歷史。
那伐爾王亨利原來是一個喀爾文教的教徒,當他與逃離巴黎的亨利三世結盟,一起合圍由』天主教聯盟」所據守的巴黎的時候,亨利三世忽然被「聯盟」的修道士刺死了,於是那代爾的亨利變成了法國的國王亨利四世。「聯盟」的擁護者拒絕承認一個異教徒作國王,繼續對亨利四世作戰,亨利四世率領一支新舊教徒混合的軍隊(詩中預言家幽默地稱之為「改宗換教的異教徒」)打敗了聯盟軍,圍攻巴黎,不過這次來勢兇猛的圍擊卻「堅持不了多久」,荷蘭的西班牙軍隊在帕爾馬公爵的率領下,前來救援巴黎,對圍攻進行了有力的反擊。僅僅四個月,亨利四世的圍攻就再也堅持不下去了,不得不下令撒圍。詩的後兩行,就是對當時危急形勢的準確描述。

(39)佛朗索瓦二世不幸的婚姻及去世(1560)

First son, widow, unfortunate marriage,
Without any children two Isles in discord:
Before eighteen, incompetent age,
For the other one the betrothal will take place while younger.

長子、寡婦、無後
不幸婚姻
兩島之間關係失和、破裂
尚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男子
其它更加年青的人締結婚約

這首詩一直都被公認為是預言家準確預測精妙先知的有力證明。因為詩中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與法國年青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命運完全吻合、絲毫不差。當我們回顧完那一段歷史,你定會對預言家所擁有的神奇預知發出驚歎,並且心悅誠服了。
亨利二世在一次比武中傷了眼睛,最後終於受傷致死,他的「長子」佛朗索瓦即位,稱佛朗索瓦二世(1559年)。年青的國王那時「尚不滿十八歲」,由皇后瑪麗·斯圖亞特的舅父吉士公爵和吉士紅衣主教代他治理國家。佛朗索瓦二世與瑪麗的婚姻並沒持續多久,還沒等到瑪麗產下子嗣的時候,佛朗索瓦二世坐上王位剛過一年就突然生膿包死了。瑪麗在這場「不幸的婚姻」的最後,由高貴的皇后一下子變成了「無後的寡婦」。法國對於瑪麗來說,已成為一個毫無留戀的國度。不久,她執意回到了她的娘家斯圖亞特王朝所在的蘇格蘭,尋求安慰。瑪麗的回國,激起了法國宮廷的強烈不滿,同時也使法國與英國這「兩島之間的關係失和」,最後「破裂」。而法國新即位的國王查理九世還是一個小孩,比起十六歲登基的佛朗索瓦來說,豈不是「更加年青」嗎?

(40)捨棄王位的愛德華八世(1936)

The young heir to the British realm,
Whom his dying father will have recommended:
The latter dead Lonole will dispute with him,
And from the son the realm demanded.

英王室的年青王子
在他父親臨終之前被委以國家重任
但是倫敦即與他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要想復位必須繼承衣缽

這首詩也是講述1936年愛德華八世退位的史實,讀者可將兩首對比起來參考閱讀。愛德華八世在他父王臨終之前,接過了英國國王的玉璽,作為正統王位繼承人的他,在一片朝賀聲中登上了寶座。可惜年青多情的愛德華八世對王室中眾多粉黛不屑一顧,偏偏對曾有過一段婚史的辛普森夫人一見鍾情,在他的苦苦追求和感天動地的真情實義之下,兩位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這一對伉儷的結合,即遭到了英國王室的強烈反對,他們以辛普森夫人過去的那一次婚姻以及她與王室並不媲配的背景為由,對愛德華八世輪番施壓,展開「激烈的爭論」,甚至以退位為要挾,逼迫國王放棄這段在王室看來極不光彩,有損英王室形象的婚姻。「江山」與「美人」之間,該如何選擇?面對巨大的壓力,愛德華八世苦苦思考。但是一看到溫柔嫡淑的妻子,聽到她溫婉動聽的聲音,王家衣缽在他眼中,已變得微不足道了。同時,輿論對國王的反感也達極點,矛盾激化到了若愛德華八世不捨棄這段婚姻就必須退位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之下,國王為了心中神聖的愛情,毅然從頭頂摘下皇冠,與愛妻子攜手共赴另一種溫馨浪漫的生活。這一出「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現代愛情神話不知讓多少多情男女沉醉癡迷。
退位後的愛德華八世入住溫莎堡,被封為溫莎公爵。王位由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承。

(41)諾查丹瑪斯親眼所見的祭日盛況

On the boundary of Caussade and Caylus,
Not at all far from the bottom of the valley:
Music from Villefranche to the sound of lutes,
Encompassed by cymbals and great stringing.

在科薩多和客紐斯之間的地方
離山谷底部不遠處
隱隱傳來魯特琴優美的弦律
清脆的音符響徹維爾弗朗吉
釵鈸和絃樂的聲響餘音環繞

出現在詩中第一行的兩個地名,都是離阿將50英里以內的近鄰村莊。而阿將就是諾查丹瑪斯居住的地方。與其他預言詩不同,這是一首很有特殊的不含預言意味的純描述性的詩。這在整部詩集中都不多見。預言家用寫實的手法把他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十六世紀節日的盛況介紹給後
世的讀者。“魯特琴”是歐洲中世紀流行的一種弦技樂器。在預言家生活的時代,人們也許就是用它和釵鈸這類的樂器在節日裏盡情演奏,表達他們的歡愉撫樂之情。看得出來,預言家對這種慶祝方式也是非常喜歡的。用了“優美”、“清脆”來形容他對美妙器樂的讚賞。
悠揚的樂曲中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的希望。對豐收的喜悅,以及對神靈的祈禱。這種略顯原始但卻質樸自然的慶祝方式,把歐洲中世紀人民的情感和憧憬、信仰等等,表現得淋漓盡至。

(42)英國的國際和平時期(19世紀)

The humane realm of Anglican offspring,
It will cause its realm to hold to peace and union:
War half-captive in its enclosure,
For long will it cause them to maintain peace.

英國子孫仁慈治世
王國因為和平得以統一
對於曾困於戰爭的他們來說
將致力於維持永久的和平

這首詩描寫的是英國相對和平的時期。但對於這個時代倒底是何時,卻一直有著強烈的爭議。最為突出的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這是描寫十九世紀英國的太平盛世,另一種則認為這是以"仁政"制國的喬治一世統治下十八世紀初期英國的模樣。不過從詩的末尾中對於英國將會給世界和平帶來的巨大影響力來看,第一種說法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十九世紀的英
國,在前幾個世紀的不斷征戰中,擴大了殖民地範圍、鞏固了海上霸權的地位,又進一步促進了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世紀中葉,工業革命就得以順利完成,倫敦還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和金融中心。強盛的英國當然希望繼續在大國的舞臺中保持這種優勢,國與國之間相安無事,不願發生戰爭來對自己的利益造成威脅和損害。所以在大戰爆發前的十九世紀,英國始終都還是致力於世界維和事業的。英國國內也還是保持一片欣欣向榮的盛世景象。

(43)軟弱無能的「妻管嚴」國王——路易十六:

Too much good times, too much of royal goodness,
Ones made and unmade, quick, sudden, neglectful:
Lightly will he believe falsely of his loyal wife,
He put to death through his benevolence.

貪享安逸,原本得到的江山 
卻因過份的寬容和怠慢 
在瞬間被誇 
大輕信那看起來忠實的妻子 
慈悲之心只能把她送上絕路

詩文描寫的人物是個性格軟弱、憂柔寡斷、毫無魄力;聽命於愚蠢粗俗的老婆,卻又有著善慈悲等人性閃光點的可笑角色。諾查丹瑪斯預言此人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江山」易主,王位輕易被奪。從整首詩中嘲諷的語調來看,預言家所指的,極有可能是在法國革命中失敗的路易十六。他對他那身為奧國公主的妻子唯唯諾諾,聽任擺佈的可憐模樣,在他們夫妻倆被判處死刑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成為巴黎人民街頭巷尾閒聊時的笑料。

(44)與舊教會對應的亨利三世(1574~89)

When a King will be against his people,
A native of Blois will subjugate the Ligurians,
Memel, Cordoba and the Dalmatians,
Of the seven then the shadow to the King, New Year money and ghosts.

國王背叛人民,當選
布洛瓦的出生,讓舊教同盟屈服
阿梅爾、科爾多巴、達爾馬奇亞的臣民
七個人的陰影給國王帶來
新的定金和至死的亡靈

在諾查丹瑪斯在其它的預言中曾多次提到的「布洛瓦公爵],指的是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因為他出生在布洛瓦。這首詩更是明確地寫出「布洛瓦的出生」,而且他與舊教派之間的尖銳對立,在第二行中也有體現。
亨利三世在位期間,對新興的喀爾文教派採取軟弱的態度,並一再向他們的要求妥協。這些讓步激怒了熱心的天主教徒,他們為保護自己的宗教,組織了一個「神聖聯盟」來反對亨利三世,同時,作為天主教會國的西班牙也與吉士兄弟聯合,加入「舊教同盟],(詩中用「七個人」來代表對方聯合勢力的強大),並供給他們金錢(即詩中「新的定金」)和軍隊。亨利三世無奈之下只好與那代爾王亨利結盟,準備合圍舊教同盟據點巴黎,正在這個時候,「聯盟」的修道士刺死了亨利三世,帶給了他「至死的亡靈」。至此,國王與舊教之間的對立才消失。

(45)亨利四世為愛妾立下的誓約

The shadow of the realm of Navarre untrue,
It will make his life one of fate unlawful:
The vow made in Cambrai wavering,
King will give a lawful wall.

那代爾王國之影並不真實
這使作為實力者的人生有所缺憾
對著康布勒立下模稜兩可的誓約
國王給了奧爾良
合法的保障

曾經是那代爾王,後又作為法國國王即位的亨利四世,之所以被諾查丹瑪斯評價為「影」,是因他那看似輝煌的實力統治,對於法國民族的發展並沒有什麼重大影響。他的手中也並未掌握全部實權,這也算是他統治生涯的「缺陷」。不過好色的亨利四世對於討好女人的手段則是甚為精通的。後宮佳麗個個天姿國色,連康布勒的總督巴拉尼之妻最後也被納入亨利四世春宵暖帳中,成為他的愛妾之一。作為回報,亨利四世承認奧爾良為巴拉尼世襲所有。這種為博紅顏一笑,竟將國土作交易的「誓約」,也早在預言家所料之中。

(46)擁有德國國王選舉權的諸侯動向

In life, fate and death a sordid, unworthy man of gold,
He will not be a new Elector of Saxony:
From Brunswick he will send for a sign of love,
The false seducer delivering it to the people.

因為「黃金」,毫無價值的卑劣漢子 
人生、命運、死亡 
他沒能成為薩克森的選舉侯 
從不倫瑞克來的他尋求愛的記號 
誘惑著把它贈之於民

這是一首以德國為背景的詩,寫的是德國十六世紀的情況。「不倫瑞克」是德國中北部的工商業城市,「薩克森」為德國中部地區。
從前三行可以看出:薩克森沒能多生出持有國王選舉權的選舉侯。而後兩行敘述的則是不倫瑞克公國與德國之間保持多年的友好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47)謀反失敗與教會遭難

At the Garland lady of the town of Burgos,
They will impose for the treason committed:
The great prelate of Leon through Formande,
Undone by false pilgrims and ravishers.

布爾戈斯城對戴著花冠的婦人 
下達了謀反罪名成立的叛決 
神聖的高級聖職者在佛爾羅多 
毀滅了盜賊和假巡禮者之手

這又是一首深奧難解的預言詩。詩的前半部分提及一位「戴著花冠的婦人」密謀反叛,卻以失敗告終。但是這位神秘的婦人指的是誰,我們不得而知。後半部分的「佛爾羅多」如果理解為西班牙的佛爾門特拉島的話,那麼講述的可能是在那裡的教會組織將受到打擊、教徒遭難、毀於一旦。不過,這兩部分之間可有什麼關聯?兩件事件具體所指為何?等等問題卻還是未解之迷。

(48)西班牙內亂與接連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Banners of the deepest part of Spain,
Coming out from the tip and ends of Europe:
Troubles passing near the bridge of Laigne,
Its great army will be routed by a band.

軍旗搖憾在西班牙的內地
吶喊的隊伍一角的邊境傳來
紛爭通過了勒尼橋的附近
軍團被群眾擊退

西班牙是西歐比較落後的國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打擊下,階級矛盾日益尖銳,工農運動不斷高漲;1936年2月,成立了以左翼共和黨人為首的共和國政府,並採取了一些具有進步意義的措施。但是同年7月,一批反動軍官在西班牙南部和北部的許多城市,發動了反對共和國政府的武裝叛亂。西班牙人民堅決保衛自己的政權,支持政府軍對付反動軍官佛朗哥領導下的國民軍,但是德、意法西斯卻援助叛軍搞內亂,插手西班牙內戰並對政府軍公開進行武裝干涉,戰爭局勢一步步擴大,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預言詩描寫的就是上述情節。第三行的「勒尼」於法國中東部,曾一度被德國佔領,最後一行中,寫法國勒尼的群眾擊退佔領軍,來引喻西班牙內戰以及二戰中聯合軍(「群眾」)打敗德意日法西斯同盟,真是意味深長。

(49)人飲下硫磺毒水後窒息而死

Garden of the world near the new city,
In the path of the hollow mountains:
It will be seized and plunged into the Tub,
Forced to drink waters poisoned by sulfur.

新城邊的一個世界樂園
通向從地下挖掘出的山路
行人慌慌張張紛紛鑽入缸內
他們不得不飲那邪惡的硫磺水

預言家第一次使用了「硫磺水」這個字眼,硫磺水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硫磺變成水要經過這樣一個過程:經過燃燒後變成亞硫酸氣體,再與水化合成硫酸。因此,可以認為這首詩說的就是石油化合物和其它燃料燃燒後排放出來的廢氣造成的危害。居住在盛滿硫磺水的水(暗示被污染的海灣)邊的居民被突然降臨的災難逼得不得不飲用這種有毒的水而紛紛死去。事件發生的地點在第一行和第二行有所暗示,那是一個「新城」的附近,是一個國際有名的觀光勝地,周圍有遊樂場,那個城市是由「地下挖掘出來的群山組成」的,這樣的新城,最有可能說的就是美國紐約,而在1979年3月28日,離約紐僅180英里的賓夕法尼亞州三涅島原子能發電站放射能洩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不正如詩中有毒的「硫磺水」對人們的侵害嗎?

(50)洪水之後發現大墓,事實是……

The Meuse by day in the land of Luxembourg,
It will find Saturn and three in the urn:
Mountain and plain, town, city and borough,
Flood in Lorraine, betrayed by the great urn.

白晝,姆前沙水浸潤柳庫桑布爾的大地
發現柳倫、土星
山、平原、城市、街道和村莊
洛林的洪水被大墓背叛

「柳倫」是指的法國東部城市「呂爾」,還是法語中月亮「Lune」的諧音,還沒有定論。「土星」可以為指的是希臘神話中的森林之神。將這些內容與最後一行出現的大墳墓聯繫起來看,參照前面曾反覆敘述過的事件,又有一種恐怖的感覺襲過我們全身:一場大洪水吞沒一切,「山、平原、城市……」都被無情的大水毀滅。災難之後,一座巨大的墓穴會被掘出地面。裡面藏有的秘密怎樣,我們無法知曉,但想必這一發現定會改寫人類的歷史,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51)1871年,普法戰爭以法國的潰敗告終

Some of the lowest places of the land of Lorraine
Will be united with the Low Germans:
Through those of the see Picards, Normans, those of Main,
And they will be joined to the cantons.

好幾個比洛林地區地勢更低的區域
與德國的低畦地區合併
皮卡爾迪、諾曼底
以梅努為據點的人們
再一次統一全部

預言法國的洛林地區以及南部諸地、亞爾薩斯、皮卡迪、諾曼底、梅努等,在徵得法國國民同意的基礎上,與德國合併。與這樣的情況相符的,只有1871年以法國失敗而告終的普法戰爭對法國戰敗后土地處理問題。 
法國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潰不成軍,拿破侖三世只好向普魯士投降。當時普魯士首相俾斯麥推行的是用武力統一德國的路線,同時也想乘機擴張領土。於是在大勝法國之後,毫不猶豫地佔領了洛林地區和亞爾薩斯等多處原法國領土。

(52)老夫少妻之類奇怪的婚姻

At the place where the Lys and the Scheldt unite,
The nuptials will be arranged for a long time:
At the place in Antwerp where they carry the chaff,
Young old age wife undefiled.

勒與欽爾特合流之地
取消了很久以前的那種正式定婚儀式
安文爾斯地區
有著褻瀆神靈的老夫少妻般的婚姻

出現的地名全在比利時。因此可以理解為預言在比利時會出現妙齡少女與年邁求婚者結合的婚姻。要找到具體、有名的史實與之對應,難免有些牽強,因為在十六世紀預言家眼中這一奇特的婚姻「褻瀆神靈」,而在現代人的婚姻愛情觀看來,這一切都不傷大雅,是結婚者的自由。老夫少妻、老妻少夫之類的婚姻早已不足為奇。是否舉行「定婚儀式」,也更是沒必要去進行小題大作地追究。身處十六世紀封建歐洲的預言家,能預見到幾百年後比較普遍的開放自由、不再保守的婚姻現象,預言靈驗與否,讀者自明。

(53)妻妾成群的亨利二世

The three concubines will fight each other for a long time,
The greatest one the least will remain to watch:
The great Selin will no longer be her patron,
She will call him fire shield white route.

三個娼婦爭風吃醋大吵大鬧 
作為爭吵焦點的男子 
卻只在一邊冷眼旁觀沉默不作聲 
聖者瑟朗不再成為她的保護者 
女人把丈夫叫作火焰、盾牌和 
白色的晚宴會

用「作為爭吵焦點」、「聖者」來形容的「瑟朗」(Selin)是破譯這首詩的關鍵。如果把這個詞理解為亨利二世的話,此詩就可用亨利二世左擁有抱,妻妾成群的史實來解釋。這首詩的語句淺顯,讀者一看便能想像出亨利二世周旋在女人堆裡,四處討好,卻又無法安頓好女人們之間吃醋爭風的情聖形象。後兩行寫他的愛妻們各自給他取的親呢的稱呼,極具諷刺意味。

(54)世紀末出現的基督教之敵的誕生

She born in this world of a furtive concubine,
At two raised high by the sad news:
She will be taken captive by her enemies,
And brought to Malines and Brussels.

畏忌別人提及生世
因為他是小妾之子
兩歲之時由於所受苦難的補償身價提高
她被敵人捕虜之後被帶往瑪林、布魯塞爾

介紹那位將本世紀之末出現的基督教之敵的誕生情況。生他的母親會受到枷刑之苦,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經歷,使他後來得以身價提高,出人頭地。

(55)瑪麗·斯圖亞特的不幸婚姻

The unfortunate nuptials will be celebrated
In great joy but the end unhappy:
Husband and mother will slight the daughter-in-law,
The Apollo dead and the daughter-in-law more pitiful.

在賓客們一片蔑視聲中促成一樁婚姻
但是到了最後,婚姻變得不幸
公婆根本看不起媳婦瑪麗
腓布死去後,媳婦的處境更加淒慘

這仍是在講述瑪麗·斯圖亞特那段不幸的婚姻。這位英國王室的少女與法國國王佛朗索瓦二世的結合,並沒給她帶來多大的好運。佛朗索瓦二世的母親卡特琳娜·第奇壓根本看不上瑪麗。兩人的矛盾從婚姻的一開始就激烈表現出來。風風光光成為法國王后的瑪麗,以為可以憑借丈夫的地位改善自己的處境,豈知這段婚姻維持不到兩年,佛朗索瓦二世就去世了。從此,瑪麗在法國王室的境遇便一落千丈,舉目無親,婆婆卡特琳娜更是討厭這個沒能為皇族產下一兒半女的媳婦。孤苦無助的瑪麗受不了婆婆的蔑視和冷遇,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回到蘇格蘭。
詩中的「腓布」,即指佛朗索瓦二世。

(56)1982年,英國福克蘭群島紛爭和帝國的沒落

The royal prelate his bowing too low,
A great flow of blood will come out of his mouth:
The Anglican realm a realm pulled out of danger,
For long dead as a stump alive in Tunis.

王族的領導者不得已也俯身低頭
口中噴出鮮血,血流如柱
英國國教的支配者讓王國喘息
如被砍斷的樹枝失去生命力
在突尼斯苟延殘喘

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和最大的殖民國,稱霸世界達200年之久,但是它也是最早走向衰落的國家。這首詩就是預言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沒落衰敗。從一至三行,都在描寫英國失去昔日的輝煌和風光。領導者力不從心地苦持危局,在後來崛起的超級大國美國的間接控制、干涉下,不得不聽從山姆大叔的指揮棒的無奈慘狀。但是在詩的最後部分,作者又讓我們看到希望:哪怕「苟延殘喘」,說明英國仍不失有恢復它往日神勇鹹嚴的可能,「突尼斯」在此處指代隔海之地,與此相符的就有1982年發生在與英國隔海相望的福克蘭群島的勞維納斯爭議。

(57)某國君主丑間纏身

The uplifted one will not know his scepter,
He will disgrace the young children of the greatest ones:
Never was there a more filthy and cruel being,
For their wives the king will banish them to death.

被人吹捧得洋洋得意的君王
不顧自己的身份和權力,去侮辱妙齡少女
卑劣殘忍的人,容不下他人
垂涎他們的妻子
國王將他們流放至死

詩中的這個君主形象:殘暴、卑鄙、好色、無恥,利用王權至高無上的威信,肆意幹出醜惡的勾當。國王的醜聞也導致國內一片混亂,紛爭四起,為了平息民憤,鎮壓反抗,國王殘忍地將反對者們「流放至死」。
僅以詩句還無法斷定這是哪個國家的事情。但無論是在何國,若真遇上這樣一位昏君、暴君,都是臣民天大的不幸。我們只有祈禱預言不要靈驗。

(58)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的事件(1643~)

In the time of mourning the feline monarch
Will make war upon the young Macedonian:
Gaul to shake, the bark to be in jeopardy,
Marseilles to be tried in the West a talk.

哀悼之時,狡猾的國家
向年青的埃馬奇亞人挑起戰爭
法國震撼,危機逼近船隊
在馬賽試刀,兩面展開對話

「埃馬奇亞」是馬其頓的一個地區,意為光輝的太陽。[年青的埃馬奇亞人」,指的就是被稱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在路易十四執政的五十五年中,法國由於它的物質力量和文學的光輝,在歐洲佔據重要地位。這種光榮反映到它的國王身上,他就被比喻為太陽,又稱路易大帝。詩中提及的事件,全都是在國勢隆盛的「路易十四的世紀](1600年代)發生過的真實史實。首先,是「狡猾的國家」西班牙進攻法國,這場戰爭又稱為遺產繼承戰,因為它的爆發是在1965年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去世的「哀悼之時」。使「法國震撼]的,則是1648年爆發的反王權的「福隆德」運動,這場武裝起義持續了近四年,最後被鎮壓了。接下來路易十四又進軍馬賽,在那裡揚了揚軍威,被預言家稱為「試刀」,最後在「兩面展開對話」,路易十四通過《威斯特發利亞和約》等和約對話形式,得到了往向已久的比利牛斯山、亞爾薩斯等法國西部邊境大片地區,以證明他的「自然邊疆說]。

(59)1560年掠奪里昂未遂始未

Within Lyons twenty-five of one mind,
Five citizens, Germans, Bressans, Latins:
Under a noble one they will lead a long train,
And discovered by barks of mastiffs.

里昂城中,二十五人一個鼻孔出氣
其中市民五人,其它的是
德國人,布勒斯人和拉丁人
在貴族指揮下排起長隊
卻沒逃過猛大的鼻子,計劃敗露

1560年,胡格諾派教徒曾密謀在里昂發動叛變,佔領里昂,奪取統治權。當時的策劃者共有二十五人,除了五人市民以外,還有一些德國人和其它新教徒。這一夥密謀反叛者的幕後指揮,有孔德公爵以及卡爾特修道院的代理主教,詩中稱為「貴族」。不過,周密的計劃,卻不小心走露了風聲,陰謀被發現,結果叛亂未遂。這次事件正好發生在預言家生活的時代,所以預言能如此準確地描寫每一個環節,也不足為怪。

(60)歐洲全上面臨被滅絕的命運

I weep for Nice, Monaco, Pisa, Genoa,
Savona, Siena, Capua, Modena, Malta:
For the above blood and sword for a New Year's gift,
Fire, the earth will tremble, water an unhappy reluctance.

我禁不住淚流
尼斯、摩納哥、比薩、馬爾尼
全部被滅絕
在他們身上,我們以血和武器作為新年禮物
火!地震及水,無力的抵抗!

第一行就出現了作者自稱的第一人稱「我」,這在諾查丹瑪斯所著預言詩中是極其罕有的。而且他如此毫不掩飾地表達他的悲傷之情,他的擔心和憂慮已足以讓有淚不輕彈的自己「禁不住淚流」;難道說災難的到來真的如此恐怖,無法避免嗎?預言家的眼淚讓我們每個人都心驚、畏怯、膽寒!詩中的地名全都在歐洲,對於「全部被火絕」的歐洲全土的命運,連預言家都只能灑淚挽歎「無力抵抗!」了,看來這場滅頂之災真的無法逃脫,人們面對死亡和災難,束手無策!
第四行「用血和武器作為新年禮物」。因此,這場災難有可能是發生在世紀末某年新年伊始時的大規模戰爭。同時,除了軍隊用各種可怕的武器(核武器及化學武器)互相殘殺爭奪、挑起殘酷的戰爭這種「人禍」以外,未行還出現了各種自然現象帶來的「天災」。暗示大自然將發生大變異。所有的苦難一下子降臨在歐洲大陸,成千上萬的生命將被無情吞噬。預言家早已預見到了這場災難的降臨,卻又無法阻止它的發生,他為後世的歐洲子民揪心,卻又無回天之力,只能黯自淚流。

(61)匈牙利會落人異教徒手中嗎?

Betta, Vienna, Emorte, Sopron,
They will want to deliver Pannonia to the Barbarians:
Enormous violence through pike and fire,
The conspirators discovered by a matron.

貝尼、埃莫爾、薩音龍
這些將匈牙利轉入異教徒手中
長矛和火焰擊發激烈的暴力
陰謀被女將發現

這裡講述匈牙利在某種陰謀下可能會落入異教徒(是否就是伊斯蘭教教徒呢?)的手中。不過陰謀會被女人發現,最後結局如何?陰謀敗露後,匈牙利面臨的是怎樣的前途?預言家卻沒告訴我們。

(62)阿拉伯設法侵攻匈牙利

Near "Sorbia" to assail Hungary,
The herald of "Brudes" (dark ones?) will come to warn them:
Byzantine chief, Salona of Slavonia,
He will come to convert them to the law of the Arabs.

會在索爾比亞附近侵襲匈牙利
布達來吸引起他們的注意
拜占庭的領袖來到
讓他們改信阿拉伯教義

預示阿拉伯設法侵略匈牙利,幸好布達傳來的忠告引起了匈牙利人的警惕。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就是由處於多瑞河右岸的布達和多瑙河左岸的佩斯組成,說明阿拉伯人會首先把進攻的目標選在佩斯。最後一行,讓匈牙利人「改信阿拉伯教義」,是否在暗示匈牙利將受到伊斯蘭教宗教上的壓制呢?讓信奉上帝的人們崇拜真主,會意味著什麼呢?

(63)恐怖的疫病以地中海沿庫為中心蔓延

Cydonia, Ragusa, the city of St. Jerome,
With healing help to grow green again:
The King's son dead because of the death of two heroes,
Araby and Hungary will take the same course.

希多利亞、拉古薩、那龍,神聖的都市
疫病蔓延
兩位英雄之死成為王子的死因
阿拉伯和匈牙利步調取得一致

詩中又同時出現了阿拉伯和匈牙利。不過與前兩首詩不同的是,這次兩個國家不再有爭執或壓制,而是出現了友好相處,意見相合,「步調取得一致」的和睦局面,它們的聯手,是不是就為了聯合抵抗疫病的襲擊呢?
「希多利亞」位於希臘南部,「拉古薩」是南斯拉夫南北部城市。這些地方都處在地中海沿岸,疫病會以此為中心四處蔓延開去。

(64)十九世紀的意大利

Weep Milan, weep Lucca and Florence,
As your great Duke climbs into the chariot:
The see to change it advances to near Venice,
When at Rome the Colonna will change.

米蘭流淚,佛羅倫薩、盧卡哭泣
偉大的公爵乘上馬車的時候
座位更替,這個時候
羅馬神族也生變故

十九世紀的普奧戰爭中,失敗的奧地利放棄熱那亞,通過拿破侖三世,熱那亞被劃入意大利版圖。不久,意大利的首都從米蘭附近遷都至佛羅倫薩,詩中用「座位更替」來形容。就在同一時期,羅馬教皇手中的神權,也出現了動搖,宗教受到世俗勢力的壓制,教皇神聖至上的地位不再鞏固,反而為世俗權力所左右,生出變故。

(65)神聖梵蒂岡崩潰之時

O vast Rome, thy ruin approaches,
Not of thy walls, of thy blood and substance:
The one harsh in letters will make a very horrible notch,
Pointed steel driven into all up to the hilt.

啊!羅馬,你的未日將近
引來問題的並不是你的城牆
而是血與實質
殘暴粗魯的東方人會將讓世界觸目的文字
深深刻入
尖銳的長矛會讓袖口處負傷

詩中又出現了歐洲、羅馬將會滅亡的恐怖字眼。但是這一次的侵入者不再是阿拉伯國家了,而是經許多研究者證明,這裡的東方人也許就是指的中國軍隊!成吉思汗時期鐵騎金戈橫掃歐洲大陸的中國軍隊,在歐洲人眼裡「殘暴粗魯」的印象早已根深蒂固。曾經所向披糜的中國軍隊,會又一次在歐洲大陸戰無不勝!?
「城牆」為教皇聖廷的建築物,「引來問題的血與實質],理解為教皇本人。梵蒂岡的教皇不知是做錯了什麼,竟遠遠惹來中國軍隊長矛相向。「長矛」歷來是中國人古時作戰的傳統兵器,這次輪到羅馬教皇負傷了。不過從最後一行可看出,教皇的傷勢並不嚴重,不會危及性命。但梵蒂岡卻恐難保住。佔領羅馬的中國人,「會將讓世界觸目的文字深深刻入」,這裡的「文字」當然是值得中國人引以自豪的博大精深的漢字;得勝的中國人要把赫赫戰功篆刻在金壁輝煌的教皇聖殿。是想向全世界宣佈中國人的勝利?還是要讓後人瞭解中國軍隊曾有過的這一次壯舉?

(66)70年代英美接近與水門事件

The chief of London through the realm of America,
The Isle of Scotland will be tried by frost:
King and Reb will face an Antichrist so false,
That he will place them in the conflict all together.

倫敦首領依靠美國的力量
讓蘇格蘭背負凍結物資
國王勒布讓全世界震驚
基督教之敵陷入苦境

很有意思的一首詩。第一行即點出了英國與美國在70年代的微妙關係:二戰後的英國,經濟十分虛弱。政府為了恢復經濟、穩定局勢,不得不丟掉以往繁榮強盛時盛氣凌人的架子,屈駕去尋求美國的幫助。那時的「倫敦首領」自然是麥克米倫首相,他為了討好美國,竟動用潛水艇替美國運送裝有核彈頭的海軍中距離彈道、導彈——北極星導彈!(「凍結物資」就是來源於此。之所以稱為「凍結」,可從導彈的名稱中找到原因。)
三、四兩行的重點在於美國。如果把「勒布」看作喻指的同時代的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話,「基督之敵」就是美國共和黨。讓尼克松和共和黨「陷入苦難」的事件,自然是1972年華盛頓的水門事件。在水門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本部發現的共和黨所安放的竊聽器,不僅使尼克松被迫辭職,也轟動了世界政壇,讓「全世界震驚」。

(67)中國汶川511大地震(2008)(預言二)

A very mighty trembling in the month of May,
Saturn in Capricorn, Jupiter and Mercury in Taurus:
Venus also, Cancer, Mars in Virgo,
Hail will fall larger than an egg.

非常猛烈的大地震將會發生在五月,
土星在摩羯座,木星和水星在金牛座
金星在巨蟹座,火星在處女座
落下大如雞蛋的冰雹

本詩第一行已清楚說明大地震所發生的月份。
「土星在摩羯座、木星和水星在金牛座、金星在巨蟹座、火星在處女座」,在星相上對應的是具體的時間。

(68)歐美國家對日本經濟擴張的反應

The army of the sea will stand before the city,
Then it will leave without making a long passage:
A great flock of citizens will be seized on land,
Fleet to return to seize it great robbery.

都市之前佇立著海軍
未經長途,趕快出發
市民的誘餌,在陸地被奪
艦隊返回來捉捕大規模盜竊行為

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日本,舉行「貿易立國」的政策,推行經濟擴張,它的對外貿易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不斷上升,成為反攻德、美的第三大貿易國。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加劇了日美、日歐各國的矛盾;貿易的不平衡,也引起了歐美國家對長期順差的日本的強烈不滿。對於日本的經濟擴張,歐美紛紛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和措施,對日本施加壓力,增加日本商品出口的困難。他們虎視眈眈。注視著日本的經濟動向,如佇立在「都市」(代指日本)之前,隨時準備作出反應,整裝待發的「海軍」(日本為四圍是海的島國,所以用了「海軍]這個詞)日本的產品(「誘餌」)也在歐美大陸遭到一定程度的抵制([陸上被奪])。最有意思的是末行的描寫。美國曾以日本的東芝產品違反了巴黎統籌委員會(CCM)協定為由(詩中用「大規模盜竊行為]來代指),攻擊日本經濟,大力呼籲歐美國家聯合起來壓制日本,對日本的經濟擴張作出必要的反應。

(69)不堪忍受暴政的國民紛紛起義

The shining deed of the old one exalted anew,
Through the South and Aquilon they will be very great:
Raised by his own sister great crowds,
Fleeing, murdered in the thicket of Ambellon.

生力軍高揚戰旗
從南到北的輝煌戰果,誰與爭鋒!
受苦受難的群眾蜂起雲湧
逃亡者在阿姆白昂的叢林裡遭誅

詩意簡單易明,不堪忍受殘暴統治的人民,紛紛揭竿起義,反對苛政。長期的黑暗統治,使起義一爆發,就得到「從南至北」的受苦人民積極響應,給統治階級以沉重打擊。不過要找出與詩意相符的特定事件卻不容易。末行的「阿姆白昂」(AinbeUon)是全詩唯一的具體線索,但至今我們還尚未查找到這個地名所處的確切地點。

(70)蘇聯切爾諾貝利核能洩漏事故(1986)

Through an object the eye will swell very much,
Burning so much that the snow will fall:
The fields watered will come to shrink,
As the primate succumbs at Reggio.

眼前一片模糊,四周出現異樣
猛烈燃燒的火焰引起大雪紛飛
潤澤的綠色草原開始萎縮、枯竭
空氣污濁,呼吸困難

1986年4月,前蘇聯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了一起原子能洩漏事故。放射能給切爾諾貝利周圍的大片地區帶來災難性損失,不僅如此,連烏克蘭及整個東歐地區都遭受到了原子能的巨大侵害。這首詩就是描述的這起產生惡性影響的事故。
放射能的洩漏,首先給受到侵害的人們帶來生理上的極大痛苦。受到放射能污染的人體,輕者產生視線模糊,呼吸急促,噁心嘔吐等症狀,重者體內機能,如內分泌、神經系統出現紊亂,對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大大降低,極易導致死亡。白血症、淋巴系統疾病也是受核能污染的結果。其次,放射能也給周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切爾諾貝利放射能漏洩事故曾造成烏克蘭、東歐許多國家當年糧食減產、莊稼不能成活,植物大面積「萎縮、枯竭」,勉強收穫到的少得可憐的糧食,也因曾受到核能污染,人畜無法食用。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