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諸世紀預言第一章(001-035)

(1)預言的誕生:

Sitting alone at night in secret study;
it is placed on the brass tripod.
A slight flame comes out of the emptiness and
makes successful that which should not be believed in vain. 

幽深夜裡,獨坐於秘密的書齋
黃銅三腳架之上
幽暗的火苗微微閃爍
難以置信的預言誕生了

這是偉大的《諸世紀》的第一首四行詩。作為開門之作,諾查丹瑪斯並沒有急於進行預測,而是描繪了自己工作的情景。
在諾查丹瑪斯那幽暗安靜的書齋裡,並排放著的是四世紀新柏拉圖學派的哲學家伊安布利科斯的偉大著作《神秘埃及》。在這位預言家心中,四世紀的這部著作具有神秘的力量,古代哲人的智慧是他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因而每到諾查丹瑪斯進行預言之前,他便獨坐於自己這個秘密的書齋之中,潛心研讀這本神秘的著作,以刺激自己的預言靈感,直到古代智者的神秘力量在冥冥之中無形地融入了他自己的身體,偉大的預言便誕生了。
時間是在深夜。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靜,空氣中浸透著一種難以言述的神秘,諾查丹瑪斯小心翼翼地將盛滿了清水的缽盂安置在黃銅三腳架上。這一切行動都是無聲的、虔誠的。諾查丹瑪斯的整個身體已經被籠罩上一層淡淡的紫暈,這也許便是智慧的神秘之光。
預言家的身體傾向了四世紀古老的缽盂,那裡面盛滿了清水。他那深陷於眼窩的雙眼開始凝視水面,一種無形的力從預言家的心、腦發出,以至整個身體的力穿透肌肉、神經的束縛,來到這雙深陷的雙眼,再進入空中,無聲地拍打著水面,不一會兒,寂靜的水面升騰起一層白霧,逐漸地霧愈來愈多,充滿了這間小小的暗室。諾查丹瑪斯全身紋絲不動,眼睛仍直直地凝視著霧氣中的水面,水開始顫動,水面也開始變幻,那清澈的水面漸漸變得昏暗,霧氣也急劇地升騰、擴散,直到最後昏暗的水面開始變得明晰,一副神奇的景象浮現於水面之上。這,便是穿透時光隧道的未來世界。
這時,偉大的諾查丹瑪斯眉頭輕輕微揚,但嘴角仍緊緊閉著。在這神聖的時刻,預言家的靈感之燈已在霧氣朦朧的書齋中開啟了。
過了片刻,水面上的神奇景象開始消失,霧氣也開始收斂,諾查丹瑪斯的雙眼終於移開了缽盂,看了看給予他神奇預測力量的古代哲人的線裝書,他開始了另外的工作。
端坐於書齋一隅的木桌前,預言家開始興奮起來,剛才神奇的景象又一幕幕地浮現於腦海中。若不是他親眼所見,他怎會想像得到未來的世界是那樣的荒誕與恐怖。他非常明白,他有必要把那些神秘的景象——描述下來傳給後世的人們。
提起筆,靈感已傾注於筆端,一首幽秘的四行詩便赫然出現在白紙之上。神奇的未來世界又通過另一種方式展現,只是這種方式是用墨水記載,它更為持久,也更為神秘。
時光在流逝,諾查丹瑪斯在這陰暗寂靜的書齋中渡過了每一天夜晚,預言詩也逐漸增多,最後終於結集成了偉大的驚世之作——《諸世紀》!
諾查丹瑪斯也許不會想到他的書會風靡全世界,他的恐怖預言也一一被實現,他在天堂若有靈,我想該是又喜又悲:喜的是自己的預言是如此地精確無誤;悲的是他預言的人類1999大劫難即將付諸於現實,因為時光的車輪已無情地輾到了20世紀末的1998年!

(2)人類滅亡之景象:

The wand in the hand i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ripod's legs.
With water he sprinkles both the hem of his garment and his foot.
A voice, fear: he trembles in his robes.
Divine splendor; the God sits nearby. 

將手杖放置於三腳架正中
將水潑向皮袍下襟與足面
神諭 恐怖
令長袍之下的身軀顫慄
神聖的光彩中
上帝與我同在

這首詩是諾查丹瑪斯描繪自己工作的第二首四行詩。
在古代的占星術中,施術者若是女巫,她便用細細的手杖觸擊黃銅三角架,把水潑向自己長袍的下擺與腳面之上,以祈求古代太陽神阿波羅的神渝。
諾查丹瑪斯在預測之時,也曾使用過這種方法。當他雙眼凝視霧氣中那變幻無常的未來世界的時候,他的神聖力量在震顫著寬大衣袍之下的身體,眼前的景象也令他震驚與恐懼。他難以相信幾百年後的人類有了自由飛行於空中的噴氣式飛機,有破壞力驚人的大炮、核武器,更難以相信這個世界將難得有真正的和平與友愛,人民將飽受戰亂之苦。
在震驚之餘,他彷彿聽見了神的聲音,這難道是主宰一切的上帝在暗示他嗎?全能的主也在為人間塵世的悲劇而痛苦不堪嗎?
這偉大的預言家的筆開始微微顫動,他相信上帝在告訴他應坦然接受,於是一切開始清晰而明朗起來

(3)一七八九年潔國大革命中貴族被押上了斷頭台:

When the litters are overturned by the whirlwind 
and faces are covered by cloaks,
the new republic will be troubled by its people.
At this time the reds and the whites will rule wrongly. 

輦台被旋風吹翻
容顏被假面隱藏
此時
新共和國將使自己的人民苦惱
紅白顛倒國無寧安

諾查丹瑪斯在序言中曾稱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為「一般大眾的降臨」。這首詩也正是指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
法國到了18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力與封建王權之間的矛盾已經發展到異常尖銳的程度,人民不堪忍受敲骨吸髓的盤剝與奴役,一場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己不可避免。
1789年5月5日,國王路易十六為了解決財政困難,被迫召開了 150年來從沒有開過的三級會議。路易十六隻打算讓第三等級出錢,而第三等級的代表們卻要求取消封建特權,會議上鬥爭異常激烈,路易十六見狀不妙,準備驅散會議,血洗巴黎。巴黎人民群情激憤,於7月13日晨紛紛拿起短刀、斧頭,與國王的軍隊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7月14日,武裝群眾以排山倒海之勢衝向巴黎東北部的巴士底獄,經過4小時的浴血奮戰,終於佔領和搗毀了這座像征封建專制統治的反動堡壘。自此,一場反對封建王權的革命大風暴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在革命的進程中,保王派和革命派展開了拉鋸式的對壘戰。最終,在人民的支持下,1793年1月21日,以羅伯斯庇爾、馬拉、丹敦為首的雅各賓派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
本詩為《諸世紀》中進行預言的第一首詩,諾查丹瑪斯當時身在王權統治之下,從神秘的缽盂中看到了國王的死刑、王國的顛覆,自然是極端恐懼的。於是他迫不及待地寫下了這首劃時代的大革命的預言詩。
第一二行描繪的便是封建國王、貴族被推翻的情景。在當時,封建貴族大肆揮霍,乘用的都是豪華、寬敞的馬車。因此,馬車也被作為了貴族的象徵。第一行「輦台被旋風吹翻」,指的便是革命的風暴無情地推翻了封建貴族高高在上的地位。而第二位「容顏被假面隱藏」則是指大革命之中從法國逃出去的眾多的亡命貴族,當時,他們用披風和面具隱蓋著自己的面部逃亡,生怕被人民群眾發現:而被推上斷頭台的囚犯,那些平時目空一切的國王與貴族們,現在卻被罩上披風或口袋,然後送上斷頭台行刑處死。
而本詩最後一行的「紅白顛倒」,即指的便是革命者推翻了「白」色的波旁王朝,替換而來的則是「紅」色的革命政權。法國大革命不僅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而且有力地推動了整個歐洲反封建的鬥爭,它成為了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資產階級革命。

(4)拿破侖與教皇皮奧7世:

In the world there will be made a king
who will have little peace and a short life.
At this time the ship of the Papacy will be lost,
governed to its greatest detriment. 

世界將會出現
只能品嚐到
短暫和平的君王
教皇之舟必受致命創傷
沉沒於波濤之中

拿破侖作為一個天才,年紀輕輕便於1804年登上了皇帝寶座。但由於反法同盟不甘心失敗,屢屢發動戰爭,再加上拿破侖有獨霸歐洲的野心,因此戰爭不斷,法國人民飽受戰亂之苦,和平已成為可望不可及的奢侈之物,拿破侖在10年後便離開了法國皇帝的寶座,被流放於聖赫勒拿小島之上。本詩第一二行便是在描述拿破侖的短暫統治。
1800年3月教皇皮奧七世登基,而在1809年拿破侖進入維也納,併吞了教皇屬下各邦。教皇皮奧七世大發雷霆,宣佈將拿破侖革除教門。拿破侖便於7月6日逮捕了羅馬教廷的皮奧七世,並將其囚禁於薩沃納。本詩第三行的「教皇之舟」便是這樣被拿破侖施以了致命創傷。皮奧7世也是在拿破侖退位之後才被釋放的。當時的法國宗教已經亂成一片,長期處於無秩序狀態。詩的最後一行「波濤」便指的是這種無秩序的狀態。

(5)宗教戰爭之火蔓延到鄉村:

They will be driven away for a long drawn out fight.
The countryside will be most grievously troubled.
Town and country will have greater struggle.
Carcassonne and Narbonne will have their hearts tried. 

他們無情地被驅逐
跋涉在無邊的沼澤
鄉村在慘禍中喘息
市鎮將被捲入更大的戰爭
卡爾卡松與納爾波魯
你時刻車動著我的心

在16世紀末期,教會分崩離析,作為新教派的胡格諾派教徒與傳統的天主教徒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宗教戰爭。由於宗教戰爭觸及到法國的每一個村落,而且十分激烈,因此破壞性極大,平民百姓深受其苦。法國南部的卡爾卡松地區被胡格諾派教徒佔領,他們在納爾波魯與天主教徒又展開了激烈的對攻,整個法蘭西王國陷於戰火之中。諾查丹瑪斯由於從事醫療工作時就已熟悉這些地區,因此他對曾經居住過的城市、鄉村,乃至整個法國的命運抱著強烈的關心,所以預言家在本詩最後一行中動情地寫下了「你時刻牽動著我的心」。他難以忘懷那些熟悉的鄉村,也難以忘懷曾經熱情接待過他的善良的人們,當他看到這些鄉村與人民都陷於無情的戰火之中時,他不能保持旁觀者的鎮靜了。

(6)法蘭西侵佔教皇領地(17、18世紀):

The eye of Ravenna will be forsaken,
when his wings will fail at his feet.
The two of Bresse will have made a constitution
for Turin and Vercelli, which the French will trample underfoot 

拉文納將失去雙眼
雙翼在腳下萎縮之時
佈雷斯特的三人
賦予都靈與維切利的是一具骨骼
法蘭西將它們統統踩碎

拉文納自1509年以來就是教皇領地的一部分。而佈雷斯特、都靈、維切利均是教皇的神聖領地。
但作為意大利鄰國的強大的法蘭西,一直希望把這些富饒的土地據為己有。在意大利戰爭和拿破侖時期,這些土地均被法蘭西掠奪。佈雷斯特於1601年被割讓,都靈在1604和1789至1814年被兩度侵佔,維切利也於1704年與1798至1814年被佔領過。
諾查丹瑪斯在寫下這首預言詩之後,上述土地一一被法國佔領。這些不爭的事實曾讓後人大驚失色,轉而對諾查丹瑪斯佩服得五體投地。

(7)德雷福斯事件的真相(1894~1906):

Arrived too late, the act has been done.
The wind was against them, letters intercepted on their way.
The conspirators were fourteen of a party.
By Rousseau shall these enterprises be undertaken. 

遲到的證據,
判決已告完畢
風向對他們不利
書信途中被劫
謀判者為某黨十四人
經盧梭之手
不可告人之陰謀將得以實現

巴黎公社失敗之後,法國於1875年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政體。執政的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溫和派。而此後的一系列事件使溫和派共和政府聲名狼籍,被人民唾棄,此後激進派代替溫和派執政,其中有一個席捲法國的事件,那便是德雷福斯案件。
1894年,法國陸軍總參情報局反間諜處劫獲一封便箋,上面透露了一名軍官把法國軍事秘密出賣給德國駐巴黎的武官。法國政府進行追究,陸軍部保皇派分子毫無根據地宣稱這名出賣機密的軍官是猶太人尉官德雷福斯,把他逮捕並判處終身苦役。後來查明,真正的罪犯是一個法籍匈牙利軍官埃斯特拉齊,德雷福斯是無辜的。但溫和派政府拒不重審德雷福斯案件,於是以工人階級為首的民主力量掀起了抗議政府迫害無辜,要求重審此案件的社會運動。在聲勢浩大的人民運動面前,政府才於五年後的1899年被迫宣佈德雷福斯無罪。
諾查丹瑪斯在幾百年前就已知道德雷福斯根本無罪。然而,他卻不能改變整個事件的進程。德雷福斯被判刑之後,政府迫於壓力開始重審,但在重審法庭上,證據發現得太晚,而且由於反猶太勢力的急先鋒瓦爾德克·盧梭的固執堅持,德雷福斯再次被判定有罪。本詩便是敘述了重審時的情景。後來又經過幾次審判,德雷福斯才得以徹底平反。

(8)亨利四世進攻巴黎(1590年):

How often will you be captured, O city of the sun ?
Changing laws that are barbaric and vain.
Bad times approach you. No longer will you be enslaved.
Great Hadrie will revive your veins. 

啊 太陽城喲
你幾度身陷囚籠
空洞而野蠻的變法
使你走進了黑暗的時代
從今你再不是奴隸
偉大的亨利你的血管將重新復甦

在法國歷史上,發生過一次長期的戰爭——胡格諾戰爭。戰爭雙方是加爾文教的胡格諾派和天主教同盟。這兩個對立的封建集團從1562年到1594年共打了32年仗。
亨利四世在登上法國國王位之後,胡格諾戰爭仍未停止,他用了6個月時間進攻當時被天主教同盟掌握的巴黎,但仍未成功,後來他通過皈依天主教和頒布「特敕令」才順利進入巴黎,結束了胡格諾戰爭,在法蘭西人民心目之中,首都巴黎又被稱為「太陽城」。本詩第一二行便講述了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的情況。
而此後的「野蠻的變法」指的便是路易十六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而最後一行的「偉大的亨利」即是精明能幹的亨利四世,他出身於納瓦爾家族,他的納瓦爾血統將使法國重新復甦。

(9)土耳其海軍攻擊馬耳他易(1565年):

From the Orient will come the African heart
to trouble Hadrie and the heirs of Romulus.
Accompanied by the Libyan fleet 
the temples of Malta and nearby islands shall be deserted. 

來自東洋卡塔戈人的心願
將令阿德利(亨利)與羅慕洛的繼承人
承受何等的不快
與利比亞艦隊同行
馬耳他的寺院與鄰近的島嶼一片荒蕪

這首詩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講的是1590年,帕爾馬大公因為迎接從法蘭德進軍的西班牙軍隊,而緩解了亨利四世對天主教同盟佔據的巴黎的圍攻。亨利四世為此大為不快。據說當時的教皇(羅慕諾之後)也對此頗不滿意。
而本詩第二部分預測的則是土耳其海軍攻擊馬耳他島。15、16世紀,土耳其帝國崛起,並於蘇丹蘇裡曼一世在位期間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本詩第三行的「利比亞艦隊」指的便是威風凜凜於地中海區域的土耳其海軍,他們於1565年包圍並佔據了馬耳他島。

(10)瓦盧瓦王朝的崩潰與亨利三世之死:

A coffin is put into the vault of iron,
where seven children of the king are held.
The ancestors and forebears will come forth from the depths of hell,
lamenting to see thus dead the fruit of their line. 

棺木將被安放在鐵的靈堂
七位王子已在其中聚首
代代祖先欲從地獄深處抬起頭
悲歎如此離去的
一族子孫

這首詩暗示的是瓦盧瓦王朝的崩潰。
1574年昂儒公爵放棄波蘭王位,在蘭斯舉行加冕禮,成為了法國國王。他就是亨利三世。但是亨利三世沒有子嗣,亨利三世一旦去世,王位就會空缺,在繼任者中卻沒有瓦盧瓦家族的人。因此,納瓦爾國王、波旁家族的亨利,便成為了推定繼承人。諾查丹瑪斯清楚地知道瓦盧瓦家族氣數已盡,並在第一行言及了瓦盧瓦王朝最後的國王亨利三世的遺骨將被移至聖多尼的家族之墓。
本詩第三行是以詩的形式暗示在冥界的瓦盧瓦家族的祖先們的亡靈,在暗暗地悲歎自己家族的破落與衰敗。

(11)教皇與哈在斯在格帝國間的爭執

The motion of senses, heart, feet and hands
will be in agreement between Naples, Lyon and Sicily.
Swords fire, floods, then the noble Romans drowned,
killed or dead because of a weak brain. 

感覺心足手的一舉一動
將會與那波利 里昂 西西里保持一致
劍 火 洪水 高貴的羅馬人將會溺死
被殺死還是自然死 一切皆因弱智所致

這是一首較為難懂的預言詩。許多學者不知是該與歷史上哪一件事情相喚證。我們可以給聰明的讀者們一些線索,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試著去破譯。
那波利、里昂等地名,全部屬於西班牙的哈布斯布格帝國的領地,之後才成為了意大利領土;而本詩最後一行的「弱智」極有可能是在暗示某位教皇將成為在羅馬市內的梵蒂岡與帝國之間爭執的原因。

(12)統治維羅納的某位叛逆老:

There will soon be talk of a treacherous man, who rules a short time, 
quickly raised from low to high estate.
He will suddenly turn disloyal and volatile.
This man will govern Verona. 

人們將會談論一位不可信賴的男人
他從卑微之職陡然平步青雲
他將成為短命的統治者
更將成為見異思遷的叛逆
維羅納喲
此人必將成為你的主宰

維羅納為意大利的重要城市之一,它的統治權,幾經修改。在1405年至1562年期間,維羅納由行政官廳統治,行政長官任期為一年,而後來維羅納又被改為監督官評議會統治。
而維羅納的最後一任行政長官為傑卡布·桑塞巴斯齊亞尼,他起先只是一位卑微的小職員,但是他野心勃勃,善於投機取巧,溜須拍馬,因而他爬升極快,迅速地當上了維羅納行政長官。他在短短的任期之中,窮奢極欲,對人民橫徵暴斂,很快成為了人民的公敵,最後不得不在人民的抗議之下灰溜溜地下了台,被驅逐於維羅納之外。

(13)胡格諾派教徒的安在瓦斯謀反(1560年):

Through anger and internal hatreds, the exiles 
will hatch a great plot against the king.
Secretly they will place enemies as a threat,
and his own old (adherents) will find sedition against them. 

滿腔怒恨與憎惡
驅使亡命者釀成陰謀
國王危在旦夕
朝臣忠貞不屈
謀反必將被察覺

自路易十一以來,法國歷代國王為消除貴族的野心作了極大的努力,但這一切都被天主教徒與新教徒之間的對抗所破壞了。由於亨利二世去世,王位空缺,搖搖欲墜的王權成為諸侯們爭奪的目標。
的確,在1559年,王位繼承人弗朗索瓦二世只有15歲,他完全處於王后的親戚吉斯兄弟的影響之下。吉斯公爵弗朗索瓦是王國攝政,而他的兄弟,洛林的紅衣主教,是宮廷中最有勢力的貴族。吉斯兄弟掌權後,排擠了年老的蒙莫朗西大將軍,並且遣散了軍隊,還促使年輕的國王把一個最出色的法官判處火刑。迫害在無時無刻地繼續著。
胡格諾派教徒被吉斯兄弟排斥在政權之外,失去了保護教友的合法手段。血債要用血來償還,於是,胡格諾派的孔代親王決定謀反。一個叫做拉勒諾迪的打手負責招兵買馬,準備綁架吉斯兄弟。而在孔代親王密謀綁架計劃之時,他們的一個手下被吉斯兄弟收買,透露了謀反的計劃。
吉斯兄弟得知自己危在旦夕之後,迅速發動反擊,密謀者被逮捕,受到嚴刑挎打,並立即處於絞刑。孔代倖免於難,並表白自己的無辜,但仍被驅逐出了宮廷。吉斯兄弟獲得了全面勝利。
這件事發生於1560年,並被稱為安布瓦斯謀反,胡格諾派受到嚴重的打擊。而這一切都盡在諾查丹瑪斯的預言之中。本詩第一行的「亡命者」便指的是慘受壓迫的胡格諾派教徒;而第二行的「國王危在旦夕」指的便是掌握了法國實權的吉斯兄弟將被陰謀綁架;而第四行的「謀反必將被察覺」則明白無誤他說明了謀反是以失敗告終的。

(14)法國革命——王侯貴族被押上斷頭台:

From the enslaved populace, songs, chants and demands,
while Princes and Lords are held captive in prisons.
These will in the future by headless idiots
be received as divine prayers 

受奴役者放聲歌唱
怒吼出苦難的心聲
王侯貴族被投入牢獄
無頭的狂徒
祈禱吧 未日即將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法國的經濟危機、財政危機、政治危機接踵而來,匯成封建專制制度的全面危機。1789年春天,全國爆發了三百多次農民和城市平民起義。法國人民在橫徵暴斂之中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旌,他們強烈要求消除巨大的貧富差距,推翻封建王權。
1789年7月13日的攻克巴士底獄成為了法國大革命的起端,從此以後,法國的封建王權被推翻了。下台的路易十六堅決反對革命,他血腥屠殺革命群眾。隨著革命的發展,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的雅各賓派主張處死國王,並得到了人民支持。經過激烈鬥爭,1793年1月21日,雅各賓派終於迫使國民公會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這個平時一貫作威作福的封建帝王,終於受到人民的審判,在斷頭台上身首異處。處死國王與王后,是法國人民的偉大勝利,也是法國左派的偉大勝利。
但是,之後掌權的雅各賓派在粉碎了國內外敵人的進攻之後,革命營壘內部卻出現了激烈的鬥爭與分化。在1794年 7月,羅伯斯庇爾的反對者在國民公會中發動了熱月政變,逮捕了羅伯斯庇爾和聖·鞠斯特等人。7 月28日,羅伯斯庇爾等22人未經任何審判,就被送上了斷頭台。雅各賓派革命民主專政的顛覆和「熱月政變」的得逞,標誌著法國革命沿著上升路線發展的結束。
本詩清楚地預言了這兩次事件。本詩前兩行描述了路易十六及其家族被投入牢獄之時,民眾們放聲歌唱。當把路易十六押上斷頭台時,民心大快。而後第三四行則描繪了熱月政變。「無頭的狂徒」指的便是在革命中用暴力鎮壓保皇派的雅備賓派,主要以羅伯斯庇爾為首。他們在熱月政變中被捕。很快,這些曾把國王推上斷頭台的革命家們也被押上斷頭台,成為被處以死刑的罪犯。

(15)宗教面臨著種種難題:

Mars threatens us with the force of war
and will cause blood to be spilt seventy times.
The clergy will be both exalted and reviled moreover,
by those who wish to learn nothing of them. 

瑪爾斯揮動著手中的利劍
流血將達七十回
聖職在受到崇敬的同時
更多的是遭受誹謗與抵賴
在那些人的心目之中
宗教已不值一提

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開始以來,法國的宗教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首先是教會土地開始公開拍賣、無神論者可以選舉主教等等,到了雅各賓派執政時期,宗教恐怖已令教會面臨解散的絕境。一個聲勢浩大的反教會運動開始了,人們大肆摧毀與搶劫教堂,逮捕和處決主教,巴黎聖母院成了崇拜理性的殿堂。宗教幾乎被從法國一掃而出。
然而,到了拿破侖執政時期,拿破侖為了撫慰和安定人心,他承認了天主教的存在,一切宗教儀式均得到保證,神職人員也領取國家薪俸。但是,從那時起,教會已受到嚴密的控制,天主教徒必須絕對服從政府,宗教已失去了其本質性的內容。
本詩前兩行講述法國大革命期間宗教的破壞;後兩行講述拿破侖時期宗教的變質。

(16)世紀變革之交的戰爭、饑饉和救世主的出現:

A scythe joined with a pond in Sagittarius
at its highest ascendant.
Plague, famine, death from military hands;
the century approaches its renewal. 

大鐮出現在最高的星位
連接到射手座上
從軍隊手裡播下 惡疫 饑饉 死
已經接近了世紀的再生

在西方的占星學中,射手座是一個重要的星座,它在宗教和哲學上所代表的是「高貴的精神」。本詩的前兩句是占星學中一個極其崇高的星象,它預示著那穌基督的再生。諾查丹瑪斯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與其他基督徒一樣,他相信世界終結時那穌基督將再生以拯救受苦受難的人類。而在世界終結或世紀再生之前,必然是一個悲慘沉痛的世界。有連綿不斷的疾病,有經久不息的饑饉,這些很大在程度上便是戰爭的直接後果。所以本詩第三句直言軍隊、戰爭是世界未日的罪魁禍首。在當今世界的烏干達、索馬裡之類的國家,由於戰爭連綿,人民早已接近死亡的邊緣。戰爭帶來疾病,霍亂、虐疾,還有凶殘的愛滋病毒已奪走了大多難民的生命。這便是世界未日的一個縮影。好在偉大的諾查丹瑪斯毫不猶豫地預測了:「已經接近了世紀的再生」,這又給予我們生的希望。那穌基督的再生也許只是諾氏做為一個基督徒的一個心理依托,實際上應是在世紀之交將出現一名「偉大的領袖」,他也許是精神上的領袖,也許是政治上的統帥,他能夠解救一方人民的痛苦,可以改變混亂的政局,使人民生活得更好。只是在我們看見這一線曙光之前,我們卻要擔心:在這世紀再生的時刻之前,卻是黑暗而恐怖的戰爭,飢餓和疾病將奪走諸多生命,而我們能倖免其難嗎?我們能親眼見到「那穌基督」的再生嗎?

(17)洪水與乾旱——世紀末不吉的異象:

For forty years the rainbow will not be seen.
For forty years it will be seen every day.
The dry earth will grow more parched,
and there will be great floods when it is seen. 

四十年不見彩虹
四十年每日可見彩虹
乾旱的大地日趨加甚
乾旱發生之時
正是洪水肆虐之日

在諾查丹瑪斯的眼中,世紀之交是發生異常現象的頻繁之季。在以後的詩中,在19世紀至20世紀交替之間,諾查丹瑪斯預言了發生於世界各地的UFO襲擊事件、戰爭爆發、疾病流行、饑饉持續等異常現象。本詩也是在預言這段時間的凶兆:洪水與乾旱。
「四十年」指的便是世紀之交的前後四十年,而「彩虹」也許在暗示乾旱、或是驕陽。現在聯想起來,現正肆虐世界的厄爾尼諾現象也許便是前所未有的乾旱的前兆。人類在這些天災面前,顯得如此蒼白與無力。那麼,在這肆虐的世紀末不吉的洪水與乾旱過後,人類還能夠健康、和平地生活下去嗎?

(18)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的混亂

Because of French discord and negligence
an opening shall be given to the Mohammedans.
The land and sea of Siena will be soaked in blood,
and the port of Marseilles covered with ships and sails. 

法蘭西的混亂和怠慢成為原因
這給穆罕默德的教徒帶來好機會
希臘的海水和陸地已染成血色
馬賽的港灣
已擠滿了各類的軍艦與帆船

這首詩描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情景。二戰初期,面對德國的瘋狂侵略,英法兩國雖然對德宣戰,卻並沒有付諸於行動。法國與德國毗鄰,法國資產階級政府被希特勒進入波蘭的閃電戰嚇破了膽,再加之法國內部的腐敗與混亂,因此法國一直對法西斯勢力裹足不前。正因如此,法軍就放任意大利侵略軍輕易地進入了北非,後來因為巨大的壓力盟軍又進入北非與意大利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攻戰。詩的第三句所指的「血色」,便是暗示著北非爭奪戰中流淌在沙漠中的意大利侵略軍的鮮血。馬賽作為法國最為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中心,在法國的歷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二戰初期,由於法國的不抵抗政策,德國侵略軍很從容地佔領了法國大部分領土,馬賽也不能免遭其難,成為了法西斯勢力範圍內的一部分。本詩的最後兩句便是說明了法國的沉淪、馬賽的被侵佔,德國的軍艦在法國的港口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19)卡特琳娜·德·梅德希施和西班牙

When the snakes surround the altar,
and the Trojan blood is troubled by the Spanish.
Because of them, a great number will be lessened.
The leader flees, hidden in the swampy marshes. 

當毒蛇被奉上祭壇頂禮膜拜
無恥的西班牙人
激怒了偉大的特洛伊人的血
正因他們的紛爭 人口日益減少
王君也四處逃竄
躲進了潮濕骯髒的沼澤地

這首詩主要是預示了法國與西班牙之間的紛爭。第一句的「毒蛇奉上祭壇」說的便是皇太后卡特琳娜·德·梅德希施在其夫君身亡之後,改變了法蘭兩王室以前的紋章,新的皇室紋章成為了捲著星辰的咬住自己尾巴的蛇。這條蛇首尾相連,隱隱地散發著一種神秘的氣息。在中世紀的傳說中,法蘭西王室就是特洛伊戰爭中特洛伊王普裡阿莫斯的後代子孫。所以本詩中的「特洛伊人的血」便指的是法蘭西王室。諾查丹瑪斯在這本偉大的預言書中曾多次提到「特洛伊」,指的就是法蘭西。本詩最後幾句描繪了鬥爭造成的危害,西班牙繼承戰爭對兩國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時兩國人口銳減,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20)數次屈從於外國侵略的洛阿努地區

The cities of Tours, Orleans, Blois, Angers, Reims and Nantes
are troubled by sudden change.
Tents will be pitched by (people) of foreign tongues;
rivers, darts at Rennes, shaking of land and sea. 

特沃努 沃努勒昂 布羅阿
昂基埃洛朗茲蘭特
這一個個的城市苦幹身陷急劇變動中
法蘭西的天空下
舉目卻是說著異國語言的人群
河流 投槍 勒洛
大地與海洋翻天覆地

法國作為歐洲舉足輕重的國家,一直受到各國列強的侵略。法國由於內政混亂、官僚腐敗、軍力不振,難以抵抗他國的進攻。在法蘭西曆史上,法國政府曾數次割地求和或者任其侵佔。法國人民也因為政府的無能而數次陷於外國侵略軍的鐵蹄之下,深受其苦。本詩所列舉的朗茲、蘭特等城市位於洛阿努地區,一直苦於外國侵略勢力的壓迫。特別是普魯士和俄羅斯在1815年、1871年和1940年先後佔領過這些地方。普魯士發動了普法戰爭,數次擊敗法軍,迫使法國割地求和。而1940年則是在反法西斯戰爭初期蘇聯軍隊也曾進入這些城市,與法西斯的軍隊展開了對攻。而美國軍隊在1917年至1919年、1944年至1945年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均佔領過法國的這些城市。生活在這些城市中的法國人民經歷了數次的戰爭,美麗的家園已經不復存在,只剩下廢墟與殘骸。而本詩最後一句則預示著勒洛的大地震,大海與陸地因地震受到巨大變化。可見當時的法國人民生活在怎樣的天災與人禍之中,其痛苦是今天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

(21)煉金術——卡巴拉的秘密展示於人

The rock holds in its depths white clay
which will come out milk-white from a cleft
Needlessly troubled people will not dare touch it,
unaware that the foundation of the earth is of clay. 

堅硬的岩石隱藏在白色的粘土之下
它們從裂開的泥縫中顯出了乳白的本色
空虛、苦惱的人們
也許沒有想去觸摸這乳白的岩石
他們不知道
在大地的內層 粘土正在合成石塊

這首詩與前面的詩的風格明顯不同。對後來的人而言,這首詩不知所云。整個詩沒有與歷史事件相關的地名、人名,也沒有對未來將發生的事件的暗示預兆。從岩石、粘土等等大自然的天然之物,也許可以看出這首詩寫的大概是煉金術。古時的煉金術所取的材料往往是乳白色的岩石與粘土,煉金師們認為這些自然之物具有神力。古代的人信仰煉金術,他們渴望有點石成金的神技和長生不老的神丹,熱衷於煉金術是在所難免的。只是這首詩有何預示之事現在尚不可知。

(22)手術取出石化胎兒事件

A thing existing without any senses
will cause its own end to happen through artifice.
At Autun, Chalan, Langres and the two Sens
there will be great damage from hail and ice. 

沒有任何意義卻存在著
通過精巧的技術
來到世間卻帶來自身的死亡
奧旦薩朗 朗古魯
在兩個桑斯城裡
帶來的是冰雹和大災難

人類對於反常規的異常現象總是十分敏感。幾百年前科學技術遠沒有現今發達,天氣預報也不可能,所以人們往往憑借經驗來判斷氣候。當出現某種異常的現象之時,人們總是視之為一種不祥的預兆,象徵著不安的將來。1613年在法國的一個小城桑斯住著一名叫做科隆巴·桑特琳的婦女,懷孕數月臨產時卻難以順利產下嬰兒。於是請來外科醫生通過手術從她的於宮裡取出一個像石頭一樣的胎兒。這個胎兒已經死亡,堅硬似石,這在當時極為罕見,轟動了整個城市。人們都惶惶不安,認為這是大災難的前兆。無獨有偶,在此兩年前,意大利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婦也產下了一個像石頭一樣的胎兒。這種異常的現象帶來了一股恐慌氣氛,席捲了當時的歐洲。人們都寧願呆在家裡,生怕出門遇見災禍。也許是天意如此,數年之後,法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襲擊,給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人們更加相信石化胎兒是不祥之兆,是大自然的懲罰。

(23)滑鐵盧之戰(1815年6月18日)

In the third month, at sunrise,
the Boar and the Leopard meet on the battlefield.
The fatigued Leopard looks up to heaven
and sees an eagle playing around the sun. 

第三個月 太陽升起
「豬」和「豹」在戰場上決鬥
疲倦的「豹」放眼長空
一隻巨鷲
飛翔在「太陽」的周圍

1815年3月,一年前被逼退位,軟禁在地中海的厄爾巴島上的拿破侖東山再起,發動政變推翻了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八的統治,重新組織了資產階級政府。本詩第一句就明確指出了這一事件。拿破侖上台不久,歐洲反法同盟又迅速拼湊起來,英、俄、奧、普魯士派出大批軍隊,圍攻巴黎。拿破侖不甘示弱,親自領軍前去迎敵,並節節勝利一直推進到比利時的邊境。6月18日大決戰在滑鐵盧打響。對陣雙方是英國公爵威靈頓率領的反法聯軍和拿破侖率領的法軍。開戰之初,拿破侖對敗軍之將威靈頓抱著十分輕視的態度,他認為法軍只需用幾次衝鋒便可徹底擊敗威靈頓。但這一次,異常頑強的英軍卻出人意料地抵住了法軍的強大攻勢,最後,法軍終於漸漸落於下風。而此時拿破侖所急切期待的扭轉局勢的援軍卻遲遲沒有出現,趕赴戰場的倒是普魯士軍隊的兩個兵團。至此,法軍的防線被趕來的普軍徹底突破。拿破侖只好帶著一萬多名殘兵敗將愴惶逃回了巴黎。
諾查丹瑪斯的這首詩精確地描繪了這一歷史上著名的戰役。詩中「豬」指的是普魯士軍隊的將軍布留赫爾。而拿破侖則常常被稱作「豹」。另外,拿破侖的皇帝旗上所鄉的便是一隻巨大的「鷲」。在布留赫爾帶領的普軍的強大攻勢下拿破侖一敗塗地,「太陽」也失去了光芒,凶悍的「豹」自然只有落荒而逃了。這首預言詩是諾查丹瑪斯的所有四行詩中最為著名的一首,這首詩準確地給後人描繪出了滑鐵盧戰役的全景場面,也充分顯示出了諾查丹瑪斯神奇而卓越的預測能力。

(24)拿破侖進攻意大利

At the New City he is thoughtful to condemn;
the bird of prey offers himself to the Gods.
After victory he pardons his captives.
At Cremona and Mantua great hardships will be suffered. 

在陌生的城市他迷失方向
關於功過是非
猛禽在眾神面前主動奉上身體
獲得勝利之後他赦免俘虜
克雷莫納 曼圖亞
人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

1796年3月,年輕有為的拿破侖被任命為意大利軍團司令,3月26日正式接管意大利軍團。法軍在拿破侖的指揮下,與奧地利軍隊展開了數次戰役,拿破侖卓越的指揮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奧軍潰不成軍,紛紛奪路而逃。本詩第一句指的便是拿破侖在對奧作戰中,到達了意大利腹地的維羅納(陌生的城市),卻沒有收到本國執政官政府的任何命令,拿破侖在關於是否繼續向前推進的問題上陷入了迷惑之中。詩中的「猛禽」便指的是「鷲」,是拿破侖皇帝旗的圖案,在本詩中便是指代拿破侖。拿破侖對待戰俘一向寬宏大量,他認為善待士兵才能做到所向披靡。所以當曼圖亞城守軍投降後,他允許了守城元帥率數百名士兵返回奧地利,剩下的戰俘也受到了很好的接待。克雷莫納是曼圖亞附近的一個城市,人民因為戰爭也承受著飢餓和疾病的折磨。

(25)巴斯德在醫學上的偉大業績

The lost thing is discovered, hidden for many centuries.
Pasteur will be celebrated almost as a God-like figure.
This is when the moon completes her great cycle,
but by other rumors he shall be dishonored. 

埋藏了幾個世紀
終於發現了這失落的東西
巴斯德被人敬若神靈
在月亮繞行軌跡終止之時
但是一陣陰風吹來
他的名譽又被傷害

巴斯德是世界醫學史上極為重要的一人,他發現了微生物,即病原菌。而在此之前,人類總是對於食物腐爛、空氣污染之類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他們不能解釋其內在原因,只能認為這是神靈的懲罰。而巴斯德不拘於神學的看法,發現了病原菌,成為醫學史上劃時代的巨人。隨後巴斯德建立了自己的消毒滅菌理論,然後在1889年11月14日創立了巴斯德研究所,致力於病菌研究。本詩前半部分便描繪了巴斯德因發現病原菌而受到世人尊敬的事情。而後半部分則描寫了巴斯德後來的受到了一些人的中傷和非難,他的名譽受到很大的傷害。

(26)約翰·F·甘迺迪暗殺事件

The great man will be struck down in the day by a thunderbolt.
An evil deed, foretold by the bearer of a 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another falls at night time.
Conflict at Reims, London, and pestilence in Tuscany. 

白晝 偉人被雷電擊中
凶行 被請願的使者言中
他說出預言
在夜晚 又會有一道雷電降臨
朗茲 倫敦的鬥爭
洛斯卡拉的惡疫

諾查丹瑪斯果然名不虛傳,他的預言與歷史驚人地相似。這首詩便預言了甘迺迪兄弟的被殺。1963年11月22日,美國總統約翰·F·甘迺迪前往達拉斯,在這一天白晝,他被槍手射殺。第一句中的「雷擊」,便指的是手槍射出子彈,擊中了甘迺迪。這名槍手名叫奧斯瓦爾多,是一位精神病患者,在刺殺之後數日也被槍殺了。而第四行中「又會有一道雷電」便指的是約翰·F·甘迺迪之弟羅拔·甘迺迪在5年後的6月5日也被暗殺。這一系列的暗殺事件在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造成巨大影響,這之後又相繼出現了數次刺殺首腦的凶行。

(27)拯救人類滅亡的寶物的發現

Beneath the oak tree of Gienne, struck by lightning, 
the treasure is hidden not far from there.
That which for many centuries had been gathered,
when found, a man will die, his eye pierced by a spring. 

被雷電擊中的基埃努的棺木之下
在那不遠之處有寶物隱藏
這些埋藏了百千年的寶物
在發掘的清晨
一個人會死去
彈簧刺穿他的眼睛

這首詩比較難解。大概是預測了將來發現了拯救人類滅亡的物品。這種物品為何物不得而知。人類一直有發掘古人陵墓的行為,或是尋找陪葬的寶物,或是瞭解古人的生活。而在古人墓地發現拯救人類的寶物,真是不可思議。基埃努是法國西南部一個古老的地區,難道諾查丹瑪斯在暗示基埃努地區會發現某種寶物嗎?而此詩後兩句預測一個人的死亡,而且死狀特殊,這是說明發掘墓葬的人受到了懲罰嗎?

(28)第二次世界大戰——托普路庫戰役

Tobruk will fear the barbarian fleet for a time,
then much later the Western fleet.
Cattle, people, possessions, all will be quite lost.
What a deadly combat in Taurus and Libra. 

托普路庫港灣  屢屢佈滿蠻族艦船
時代在推移
這一次是西洋的軍艦
家畜人類財產帶來巨大的損失
牡牛座和天秤座
上演一出淒絕的死鬥

這首詩描繪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非的戰鬥情況。二戰初期意大利乘英軍不抵抗之機,佔領了北非大部分領土。後來,隨著戰爭的推移,英軍才登陸北非,與意軍展開激烈的對攻戰。1941年1月,雙方在托普路庫港進行了一次大的戰鬥。托普路庫是北非一個重要港口,曾經作為希臘人和利比亞人的交易點,後來飽受戰亂。本詩第一句便指的是這件事。而本詩末的「牡牛座」,便指的是德國法西斯軍隊在隆美爾元帥的率領下,在牡牛座時期(西方把一年分為幾個星座時期)到達了托普路庫港,參加了對英軍的反攻戰。

(29)從潛水艇內發射導彈

When the fish that travels over both land and sea
is cast up on to the shore by a great wave,
its shape foreign, smooth and frightful.
From the sea the enemies soon reach the walls. 

周遊海陸乘風破浪的魚
被大浪打到海濱
光滑無鱗 讓人毛骨辣然的異形
敵軍從海上 瞬間蜂湧來到城堡

在諾查丹瑪斯生活的時代,軍隊仍然使用的是刀、弓、箭之類的冷兵器,他們也許永遠也不會想到幾百年後便出現了槍、炮等威力巨大的武器。諾查丹瑪斯預測到這些武器的出現,卻並不知如何稱謂,於是便用「魚」「閃電」等自然之物來替代。在本章第26號詩中他就曾用「雷電」來借代手槍發射子彈時的光與聲。在本詩中他用「魚」來比喻由潛水艇中發射出來的魚雷、導彈等。「乘風破浪」描寫的是導彈發射後進入水中向前推進的情景。而「光滑無鱗」則正是導彈區別於「魚」的地方,無怪乎諾查丹瑪斯說這是令人「毛骨竦然的異形」。近百年來,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軍隊使用的武器越來越先進,威力也越來越巨大,導彈的使用更成為致勝的法寶。二戰中英、美軍隊用魚雷擊沉了許多日、德的艦艇,從而掌握了海上的主動權,這首詩也許便是描繪這一段時間海戰的情景吧。

(30)和平的終結——等待死亡與掠奪

Because of the storm at sea the foreign ship
will approach an unknown port.
Notwithstanding the signs of the palm branches,
afterwards there is death and pillage. Good advice comes too late. 

荒涼的大海異形的舟
迷惑於陌生的港灣
棕櫚枝雖已發出了信號
之後卻是死與掠奪
適當的助言已跚跚來遲

這是一首十分普通的四行詩。本詩第三行的「棕櫚枝」指代的便是和平。本詩大概是預測了一個陰謀,「異形的舟」受到「棕櫚枝」和平信號的引誘,來到「陌生的港灣」,卻發現對方毫無誠意,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與掠奪,而不是和平。而這「異形的舟」到底是指哪一個時代、哪一個國家是軍隊還是使臣,我們從詩中難以推測。也許這是將來會發生的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件吧。

(31)西班牙君主制崩潰後的世界大戰
The wars in France will last for so many years
beyond the reign of the Castulon kings.
An uncertain victory will crown three great ones,
the Eagle, the Cock, the Moon, the Lion, the Sun in its house. 

法蘭西的戰爭
長年累月
已超越卡斯特羅皇族的統治
不明確的勝利
給三巨頭授與王冠
鷲 雄雞 月 獅子 平息的太陽

這首詩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班牙君主政體的崩潰、共和國的誕生發生於1923年。這之後在法國發生的戰爭只會是二戰。三巨頭便指的是英、法、美三國,美國是「鷲」,法國是「雄雞」,英國是「獅子」,這三國加上中國、蘇聯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主體在二戰後期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並於1945年8月12日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勝利結束二戰。8月12日正是獅子座時期,主星是太陽,因此本詩結束時寫道「平息的太陽」,便指的是日本的投降。

(32)拿破侖一世——厄爾巴島的流刑

The great Empire will soon be exchanged 
for a small place, which soon will begin to grow.
A small place of tiny area 
in the middle of which he will come to lay down his scepter. 

大帝國很快轉移
在狹小的土地
迅速開始成長
太狹窄的土地上
他來到其中
鬆開了 緊握權柄的雙手

這首詩預測的是拿破侖於1814年之後的事情。當時他由於決策失誤,被反法同盟擊敗。並於4月簽訂「楓丹白露條約」,喪失了皇位,路易十八進入巴黎,拿破侖大帝國覆滅了。1814年5月4日,他被流放至一個小島——厄爾巴島上。拿破侖在這個小小的王國裡將其全部精力傾注在王國的復興上。所以本詩前三句寫的便是他在厄爾巴島上的情景。拿破侖逃離厄爾巴島後,迅速恢復了帝位,但卻在滑鐵盧一役中敗北,又淪為階下囚。這一次他被流放到更為荒涼的聖赫勒乍島上,受到嚴密的控制。這一次他沒有逃脫,最後死在聖赫勒拿島上。本詩十分簡潔地描寫了拿破侖被兩度流放的情景,令人不得不驚歎諾查丹瑪斯超人的預測能力。

(33)日內瓦被打倒之時

Near a great bridge near a spacious plain
the great lion with the Imperial forces
will cause a falling outside the austere city.
Through fear the gates will be unlocked for him.

廣闊的平原巨大的橋樑
巨型獅子指揮著皇帝的大軍
他在打算擊倒嚴格的城市吧
太過於恐怖
為了他門上的鑰匙已被取下

第三行的「嚴格的城市」,指的是日內瓦,曾是加爾文教派的大本營。而「獅子」指的則是皇帝的軍隊。諾查丹瑪斯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他反感加爾文教等新教派,因此他希望皇帝的軍隊能擊敗新教徒。他也許是把自己的想法融入了這首預言詩中,忽視了對事實的精確預測。

(34)希特勒進攻法國(1940)

The bird of prey flying to the left,
before battle is joined with the French, he makes preparations.
Some will regard him as good, others bad or uncertain.
The weaker party will regard him as a good omen.

猛禽向左方飛翔
戰爭降臨在法蘭西之前
有人視他為善者
其他的人說他靠不住
弱小的黨徒們卻視他為吉兆

諾查丹瑪斯在預言詩中常用「猛禽」來比喻兩個人,一個是希特勒,另一個則是拿破侖。在本詩中顯然指的是希特勒。希特勒在二戰初期,對歐洲各國採取了迅猛的「閃電戰」,佔領了大片領土。本詩的第一句「左方」指的便是位於德國西面的荷蘭、比利時等國家。德國在突襲了荷蘭。比利時之後便進入了法國,把戰火燒到法國腹地。而當時法國內政混亂,官員們對於希特勒的閃電戰惶恐不安,主張投降的人越來越多,最終法國政府向法西斯勢力低下了頭,放棄了大片的領土,並在維希建立了法西斯傀儡政權,徹底放棄了法國人民的自由與民主。本詩最後幾句便指的是希特勒進攻法國之後,當時法國國內的兩種不同意見,最後還是「弱小的黨徒」主張議和投降,從而建立傀儡的維希政府。

(35)亨利二世之死(1559年7月10日)

The young lion will overcome the older one,
in a field of combat in single fight:
He will pierce his eyes in their golden cage;
two wounds in one, then he dies a cruel death.

年輕的獅子會擊敗年老的
在花園裡一對一的比賽正在進行
他刺中了黃金護具裡的眼睛
兩傷合為一處
不久他便瘋狂死去

這一首詩在諾查丹瑪斯生前就得到了驗證。在他準確預測亨利二世死狀之後,他的預言能力被許多宮廷貴人所崇拜,而他的《諸世紀》也一時廣泛流傳。
關於亨利二世的死,曾有一個故事。亨利二世當時正值中年,作為法國國王享盡榮華富貴。但是他在享樂之後總是頹廢與怠倦。當亨利二世聽說諾查丹瑪斯能預言未來,便急不可耐地招他進宮,詢問自己壽命。諾查丹瑪斯用敏銳的目光觀察了國王那雙沉溺於酒色的雙眼,很鎮靜他說:「陛下不會因為疾病而對生命有任何損害。可是陛下會因為頭腦深處的傷口而喪失生命。」亨利二世臉色蒼白,因為這無疑是死刑的宣判。他不放心地問:「那麼會是什麼時候?」諾查丹瑪斯彬彬有禮他說:「恕我直言,這一天將在今後十年內到來。」
這一次接見發生在1551年,當時亨利二世46歲。1558年包括本詩在內的《諸世紀》全書出版了。諾查丹瑪斯也送給了亨利二世一本。只是當時這一首詩國王雖然閱讀過,可他做夢也沒想到這會是預言他自己的。
然而,在一年之後的1559年7月1日這一天,也就是諾查丹瑪斯預言的「十年之內」的最後第十天,亨利二世忽然一時興趣,他想與一個貴族比試一下槍法。而被指定作為對手的,便是近衛隊隊長,年輕的伯爵蒙哥馬利。因為他身材魁梧,作戰勇敢,又對國王忠心耿耿,因此他常被稱為「獅子」。他對與國王比武感到為難,便堅決反對,但是無奈國王固執,便只好從命。
比賽是在王宮外寬闊的花院裡舉行的,而雙方的武器也是用厚布、皮革包住槍頭的槍,這樣看來國王是不會有何傷害的。但也許是天意如此,當蒙哥馬利向國王頭盔刺去的時候,槍尖上的皮套突然脫落下來,槍尖從黃金頭盔縫間猛地刺了進去,穿過了國王的眼睛。國王慘叫一聲便倒在了花園裡。
當醫生跑來一看,槍傷已深至腦部,雖竭力保住了一口氣,亨利二世卻因腦傷變成了一個瘋子。於九天後的夜裡瘋狂地死去。這一天是1559年7月10日,正好是諾查丹瑪斯言中的「十年之內」的最後一天。
現在閱讀本詩,我們可以深深地為諾查丹瑪斯的預言的準確度所折服,他連準確的時間、當時頭盔的質地、蒙哥馬利的綽號等都預見到了,怪不得歐美的諾查丹瑪斯研究學者常以本詩來證明其預言的精確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